中国竞彩网

欢迎访问中国竞彩网音乐系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科建设

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学科建设

音乐系“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0-24 17:46:52

音乐系“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现状
    设有音乐学(教师教育)、音乐表演两个本科专业和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两个专科专业。在校生626人,分属十五个教学班。
    现有专任教师40人。按职称结构,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17人,助教15人。按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6人,本科学历25人,专科学历1人。按年龄结构,55岁以上2人,45岁-50岁1人,40-44岁4人,35-39岁7人,35岁以下26人。
    自03年9月以来,共申请课题立项10余项。自03年9月以来,共出版学术专著、编著13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3篇。其中,在2009年度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评选活动中,卫凌教授的专著《河东民间说唱研究》荣获二等奖。在山西省第六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杨永兵副教授的专著《晋南传统音乐概论》获得全校惟一一项三等奖。
    从已完成的学术成果看,专业课堂教学研究占60 %左右,地方音乐研究占   40%左右。以高学历教师为主体的科研骨干队伍正在形成。
    建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两门院级优质课程。
    2010年8月,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二,自弹自唱单项第一,歌曲伴奏单项第三。
   2010年5月,声乐教师冯晓玲获首届国际歌剧比赛二等奖。
教学仪器、服装、设备总价值近300余万元。专业资料室图书3590册,音乐期刊39种,光盘500余张。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1、思想重视不够。特别是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中必要性和迫切性,以致于没有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专业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研究意识不强,仅仅满足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没有真正理解和体会到以科研促教学的意义。
2、在学科方向的凝练上正处在专业建设的初级水平阶段。03年申报获批音乐表演本科专业,05年申报获批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10年申报音乐学(舞蹈方向)本科专业尚在获批当中。按照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是两个本科专业,先后三次制定、完善了两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虽然多次提出组建地方音乐研究科研团队,终因多种因素未能成立,更未能将此提到学科方向凝练的高度上。
3、在学科队伍建设上,急需挖掘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急需调动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未能同兄弟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横向联合,聚集能为我所用的学术研究人才。
4、在学科基地的建设上,未能成立早有想法的“河东地方音乐研究中心”,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研究团队,更没有提供专门场所。即使专业教研活动也缺乏必要的场地。资料室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专业图书数量远远不够,由于没有专职资料员,也没有建立起正常有序的开放机制,服务学科建设的意识不够强,利用率不高。
5、在学科学术成果的建设上,虽然采取种种措施大大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职称科研的嫌疑。总的表现是缺乏方向性,面临职称评审“快马加鞭”,职称一旦晋升立马“停牌”。由此导致研究水平普遍不是很高。还有个别老师凭一时热情获“冲动”,只求科研立项,不求项目结题,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6、在学术环境的建设上,学术研究气氛不浓,教师向学生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系里面对教师搞学术报告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由于学科特点和经费方面的原因,致使本学科同国内外开展学术交流的次数和层次大打折扣。
三、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纵”“横”联合,逐步挖掘校内外学科学术研究人才,紧紧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地方性和应用性,大力开展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研究和河东地方音乐系列专题研究,为社会基层单位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引领河东地方音乐研究,使我校音乐学学科建设水平处在省内同类院系的前沿。
四、学科建设规划及措施
1、凝练学科方向方面
2011年上半年争取获批音乐学(舞蹈方向)本科专业。
凝练一个学科研究方向,即“河东地方音乐研究”方向。
确定一个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专题,即“地方性、应用性音乐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专题。
2、学科队伍建设方面
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专业基础理论、声乐、键盘、器乐、舞蹈等五个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团队。综合调集各教研室有关人员组建河东地方音乐研究团队。
各专业教学研究团队以有计划选派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做访问学者的形式(原则上每学年选派1人)培养学科到头人或学科骨干。
力争在2012年底之前,形成梯队结构基本合理的河东地方音乐研究团队,确定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骨干(2-3人)、学科助手(若干)。
“十二五”期间待补充的教师,建议学院严格按照我系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的要求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具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的人才。
鼓励、支持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为培养学科领军人物打基础。
有计划地(每学年2-3人)继续支持现有本科学历教师考取硕士研究生,提高学术研究素养和能力。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45岁以下教师硕士化。
 “十二五”期间,争取每年评审高级职称2-3人,期末争取实现副教授职称教师占学科队伍50%以上,每个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团队至少有4-5名副教授以上职称。
突出加强对本学科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不断加强学术团队意识、合作协助精神的培养。
3、学科条件建设方面
2011年6月底前,报批成立“河东地方音乐研究中心”,并由系在现有条件下调配办公用房和必要设备。搬迁盐湖校区后进一步完善。
继续加大资料室建设步伐,每年力争增加专业图书100册,在现有专业期刊的基础上,及时增订新增专业期刊。争取实现资料室全天候开放。
搬迁盐湖校区后学院将为我系提供更为充分的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场地和设备将大为改善。
系党政领导班子坚决支持两个方向的学科建设,有条件时大开绿灯,无条件时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在设备、经费、人员、时间等方面尽最大可能给以保证。
4、学术成果建设方面
通过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加大科研工作考核力度、建立学术成果激励机制等措施,全面提高学科队伍从事学科学术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每年度人均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不低于15%。
每年度出版专、编著或音像制品2-3部(盘),其中,国家级出版物不低于1部(盘)。
每年度争取科研立项2-3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不少于1项。
在河东地方音乐研究学科研究方向方面,力争完成2-3项标志性研究成果。
在音乐学科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学研究方向方面,每个专业教学研究团队力争发表5篇以上系列研究文章(每年度不少于1篇)。
5、学术环境建设方面
每学年派出1-2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到国内著名专业艺术院校作访问或合作研究。
每学年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系讲学不少于两人。
每学年派出3-4名教师参加有影响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并积极交流研究成果。
作为主要单位积极申办和承担一次省级以上学术研究交流会议。
每学年组织讲师以上学科研究骨干作学术研究报告不少于六场。
五、组织领导
组长:系主任
副组长:分管科研工作副主任、河东地方音乐研究中心主任
成员:各专业教学研究团队学科研究带头人或学科研究骨干
服务人员:教学秘书、实验员、资料员  
                                                    2010年10月24日

音乐系版权所有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复旦西街1155号 电话:0359- 2611392

邮编:044000 E-mail:yinyuexi@ycu.edu.cn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