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

快速链接

通知公告

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通知公告

家庭:心理防疫的加油站

信息来源:CPS临床心理注册系统    作者:史靖宇     发布时间:2020-03-18 13:21:47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系统治疗更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倡把个体的问题放在社会系统中来理解和解决。

Hobfoll等人(2007)提出了国际公认的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五项原则:

(1)促进安全感

(2)促进镇定

(3)促进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

(4)促进联结

(5)促进希望。

本文从系统观、资源取向和建构主义思想出发,结合心理援助的五项原则,谈谈本次心理防疫的方法和策略。



1

促进安全感

个体的安全感既与客观现实相关又与感知现实相关疫情发生后,人们面对客观存在的即刻威胁(病毒)会产生恐惧,同时对疫情发展所导致结果的未知性感到焦虑不安。

疫情之下,家庭关系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当家人彼此分享感到安全的消息、事件和想法时,言谈举止之中就传递了安全信号;系统治疗中找出差异和例外情况的做法也可以提升安全感,例如,“虽然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但并非随时随处会被传染,做好防护可以更好地保障我和家人的安全。” “我发现当我坐在电脑前,写工作计划的时候,焦虑感会消失。此外,被分开的家人相互确认对方的安全也能够彼此增加安全感。

最后,全家老少一起制定疫情期间的行动计划和家庭安排,共同承担抗击疫情的责任。



2

促进镇定

突发危机事件初期,人们的警觉性显著增高,表现为焦虑或麻木。这些反应起到保持警觉和心理隔离的作用,但是当持续的高水平情绪唤醒干扰了必要的工作生活节奏,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

家人的日常互动与焦虑感密不可分,焦虑情绪会透过家庭关系在家人之间传递。例如,父母不时去摸孩子的额头确认是否发烧,父母的焦虑就会传递给孩子。所以,个体的焦虑管理也是家庭的焦虑管理。一件事是说一遍还是不停地说,激动地说还是慢慢地说;是说“真倒霉,疫情到现在还没结束。”还是说“虽然疫情还没结束,但是情况一直在好转。”交流方式会影响家庭成员对事件的认知,使人构建出不同的现实,随之影响人的情绪状态。

此外,明确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把问题分解为可管理可操作的小步骤,会增加掌控感。



3

促进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可以扩展到集体效能感,即相信集体行动会带来正面结果。

人们解决疫情相关问题的能力不会凭空产生,这些能力人们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具备。因此,需要发现并激活人们已有的资源。

系统治疗的经典技术家人相互记红帐,用意是把家庭成员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彼此积极的行为和优点上,改变了视角就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验,资源就会被激活。

比如,由于疫情宅家,亲子冲突可能会成为一个家庭问题。家庭不妨把这个特殊时期作为调整亲子关系的良好机会。亲子之间相互留心观察和记录彼此的优点,父母给孩子更多空间,为孩子赋能。当亲子双方从“无奈的父母”和“难管的孩子”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也就强化了自我效能感和家庭效能感。



4

促进联结

研究证实,社会支持以及对亲人和群体的稳定持久的依恋在对抗压力和创伤方面具有核心重要性。

社会联系增加了人们获取应对公共危机必不可少的知识的机会(例如,“哪里可以买到口罩?”“收听心理专家免费的公益讲座”)。

社会支持既有精神上的支持又有物质上的支持,比如,解决实际问题,情感上的理解和接纳,分享体验和经历,相互支招。

我们可以先考虑三个问题,❶ 是什么:我需要的社会支持有哪些类型:亲密的情感,社交联络,自我价值的认可,可靠的联盟,建议,物质支持等等; 哪里来:确定不同社会支持的来源; 怎么做:如何适当地寻求社会支持。然后,在内心和外在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5

促进希望

研究发现,保持乐观的人在遭受公共危机事件创伤后可能会获得更有利的结果,因为他们对未来抱有合理的希望。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对现实感知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使人感到无力无助,保留希望能使人活在当下,同时感到未来可期,因此灌输希望至关重要。

人在绝望无助时往往会夸大灾难性的后果,所以首先要设想一个现实的结果,即使具有困难和挑战性,也还有希望,就会减轻痛苦。第二,不要沉浸在自责和抱怨中,而要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建立积极的目标。此外,在困境中发现积极的方面和意义,也可以增加希望。同时,运用未来取向的提问:想一想在疫情结束后自己最想做的三件事。

家人之间一起讨论和分享上述几个方面的思考,相互助力,为彼此注入希望。


参考文献:

1.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2.Bryant, R. A. (2006).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mplications from advances in neuroscience.In N. Kato, M. Kawata, & Pitman, R. K.(Eds.), PTSD: Brain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pp. 255–270). Tokyo: Springer–Verlag.

3.Carver, C. S., & Scheier, M. R. (1998). On the self–regulation of behavio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Hobfoll, S.E., Watson, P.E., Ruzek, J.I., Bryant, R.A., Brymer, M.J., Pynoos, R.S., Steinberg, A.M.,Friedman, M.J., Gersons, B.P.R., de Jong, J.T.V.M., Layne, C.M., Maguen, S., Neria, Y.,Reissman, D., Shalev, A.Y., Solomon, Z. and Ursano, R.J. (2007), “Fiv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mmediate and mid-term mass trauma intervention: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iatry, 704):283-315, doi: 10.1521/psyc.2007.70.4.283.

5.  史靖宇,赵旭东,盛晓春译,系统治疗与咨询教科书,商务印书馆,2018

作者:史靖宇  

注册心理师(X-16-055)

同济大学

中国竞彩网版权所有 2015-2016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晋ICP备11005069号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复旦西街1155号 邮政编码:044000 电话:0359-8500229 传真:0359-85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