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

今天是: 学校首页  旧站回顾

“工程”优势特色学科简介当前位置:首页>“工程”优势特色学科简介

    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简介

    一、学科现状

       中国竞彩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队伍共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5人。学科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为山西省高校“1331工程”领军人才、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周素梅教授为特聘教授。另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1331工程”中青年人才2人,省级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2人。

    近五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27项,累计科研经费495.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6项。校企合作横向科技开发项目8项。在国内权威、核心及统计源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58篇,其中SCI/EI收录文章36篇。授权专利国家10余项。主编或参编教材2部,专著12部,获得各类科研奖励2项。本学科高度重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鼓励专业教师加强校企业合作,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近5年来,专业教师承担校企合作横向科技开发项目8项,院级产学研合作项目32项,转让科技成果7项。有多名教师积极走出去,到企业担任技术指导、技术顾问,与当地食品企事业单位寻求合作,为运城市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食品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分布在全省食品企业和政府的食品监管部门。目前已与6家企业签订了将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企业技术开发平台的合作协议;与11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食品加工与安全山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山西格瑞特酒庄有限公司签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协议,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奠定了基础。

        作为学校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省级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实验技术平台和科学研究平台,拥有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培训“实训基地”1个。设有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食品工艺等15个专业实验室和16个综合创新实验室。此外,还拥有以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离子色谱为代表的现代仪器分析平台,以焙烤设备和喷雾干燥机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技术平台,以PCR、凝胶电泳仪等为代表的生物检测技术平台。使用面积1350平方米,拥有设备仪器500多台套,总价值达1700余万元。

    二、学科方向与特色优势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三个研究方向: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保鲜、食品营养与安全和食品生物技术。

    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保鲜方向:结合山西省和运城市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针对当地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围绕杂粮资源转化与利用主线,本学科方向人员加强对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增值技术和贮藏保鲜研究。

    运城市是山西省的农业主产区之一,具备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麦棉果蔬产业优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域优势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规模优势。依托当地食品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围绕“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和运城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战略目标,本学科方向立足运城、服务山西,加强对粮油、果蔬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增值技术研究,突出产品创新和增值加工技术,实现农产品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促进传统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

    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主要围绕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从事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检测、制备技术、结构与功能性评价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对食品、农产品、畜产品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开展食品农残、兽残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因子的监控、风险评估与危害分析研究;并对果蔬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山西省生态环境多样,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物种,为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运城市辖区的中条山脉,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许多野生食品资源例如野果及野菜、野生油脂植物与野生蛋白植物等食品新资源亟待开发。本学科方向围绕中条山野生食品资源,从野生资源的营养成分分析、筛选、深加工到废弃物的利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

    食品生物技术方向:主要以研究山西省特色发酵制品(陈醋、米醋、果醋、白酒、果酒、酱油)的关键技术、生产工艺和产品研发。利用食品发酵工程、食品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及蛋白质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对特色农产品资源进行研究和深度开发。

    本学科方向在师资力量方面,具有多学科交叉优势,包括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分析检测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不同研究方向。立足于学院综合创新平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当地食品发酵企业实际情况以及师资力量和研究方向优势,瞄准本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问题,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吸纳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运城市当地农产品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状况,从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为促进当地食品生产与加工奠定基础。

    三、国内定位

    紧密结合学校“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目标,联通二级学科,系统化立体架构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食品食品工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为基础,以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为载体,聚焦食品安全、营养、健康三大科学问题,果蔬食品加工、动物食品加工、谷物食品加工的三大工程技术问题,凝练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保鲜、食品营养与安全和食品生物技术三大学科方向,构建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平台,建设相关科研创新实验室,培养创新团队,服务支撑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等产业集群,实现获批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的三大学科目标。建立起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业务,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将本学科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学科。

    四、发展预期

    研究成果: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5项,经费达到200万元。争取承担国家级1-2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5项、横向科研项8-10项;争取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3项;与地方企业联手的科技成果转化初见成效。发表学术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3-5部;申报国家专利5项以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

    人才成果:培养硕士研究生6-10名,为山西省、运城市食品农产品加工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研发、质量安全控制、分析检验等方面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

    创新平台成果:分阶段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实践教育,建立5-8个校企联合共建、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密切联系合作高校与企业,设立校际—校企协同、有产学研联合项目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争取成功申报1个省级研究生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站)。

     

友情链接/link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山西省科技厅 |  山西省教育厅 |